足迹
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96章 中华自行车与保密局(第1页)

上一章目录存标签下一章

在剪辫新政推行的如火如荼之际,弘历伏在案前,手中的御笔在宣纸上勾勒出一道道流畅的线条。

时而停笔沉思,时而快描绘,仿佛在追逐脑海中某个清晰的影像。

&0t;皇上,已过三更天了。&0t;贴身太监李玉轻声提醒,手里捧着一盏新沏的龙井。

弘历头也不抬,笔尖在纸上画出一个精巧的齿轮结构,心中默念:&0t;朕记得后世那自行车,便是这般构造。&0t;

李玉偷瞄了一眼纸上那些前所未见的图形——两个轮子,中间连着奇怪的三角架子,还有链条和踏板,他不敢多问,只是将茶盏轻轻放在案角。

&0t;传内务府手艺最好的木匠。&0t;弘历突然放下笔,吹了吹纸上未干的墨迹,&0t;立刻。&0t;

半个时辰后,内务府席木匠贺四佝偻着腰,战战兢兢地跪在养心殿暖阁外。

贺四粗糙的手指上还沾着木屑,显然是刚从工坊被紧急召来。

&0t;进来。&0t;弘历的声音从里面传出。

贺四几乎是爬着进了暖阁,额头抵在冰凉的地砖上:&0t;小的贺四,叩见皇上。&0t;

&0t;起来看这个。&0t;弘历将那张草图推到案边。

贺四颤抖着起身,浑浊的眼睛落在纸上,突然瞪大,粗糙的手指不自觉地抚上图纸,在车架三角结构处反复摩挲。

&0t;皇上,这这&0t;贺四喉结滚动,声音沙哑,&0t;这三角受力之妙,怕是鲁班再世也得称奇!小的打了三十年木器,从未见过如此精妙的设计。&0t;

弘历嘴角微扬:&0t;能做吗?&0t;

贺四的腰背突然挺直了几分,眼中闪烁着光芒:&0t;若用武夷山老竹剖成竹簧,以鱼胶层层黏合定型,许能承重。

传动麻绳选漳州麻搓三股,齿轮用黄杨木细车&0t;贺四越说越快,手指在空中比划着各个部件的连接方式。

&0t;半个月。&0t;弘历打断他,&0t;朕要见到样车。&0t;

贺四猛地跪下,额头重重磕在地上:&0t;小的以项上人头担保,半月内必出样车!若有一处不顺滑,皇上砍了小的这双作匠的手!&0t;

腊月的寒风卷着雪粒拍打在窗棂上,贺四的工坊却灯火通明。

十几个工匠围着那张草图争论不休,地上堆满了各种木料和半成品部件。

&0t;这后轮传动如何解决?&0t;一个年轻工匠挠着头,&0t;链条怎能如此灵活?&0t;

贺四蹲在地上,正用藤条编织一条实验性的传动带:&0t;用蒸软的藤条,编成环状,浸入桐油&0t;他边说边做,手上的老茧被藤条磨得红。

整整半个月,工坊里刨花飞舞,锯声不断,贺四几乎没合过眼,他亲自试骑了数十次,摔得浑身青紫。

1742年一月底,一辆通体木质的自行车被红绸覆盖,由两名太监抬进了养心殿。

弘历正在批阅奏折,闻声抬头,贺四跪在一旁,双手捧着一卷羊皮纸:&0t;皇上,小的幸不辱命。”

红绸揭开,一辆造型古朴却结构精巧的两轮车呈现在众人面前。

车架是深褐色的老竹与白蜡木叠压而成,藤条编织的传动带连接着后轮齿轮,车座是柔软的竹编。

弘历身着一身便装,扶着贺四精心打造的木质自行车车把正要试骑。

随侍太监李玉“扑通”跪地,蟒纹补子蹭到地砖上:“皇上三思!这木车七拼八凑的,万一……”

“住嘴!贺四已组织多名工匠试骑数十里,车架经得住百斤重物,榫卯连道细缝都没有,怎会有事!”弘历说罢骑了上去。

弘历跨上车蹬着踏板在养心殿内溜达了一圈,藤条链不时出“喀嗒”轻响。

“这颠簸劲儿,倒像骑在未铺砖的土路上。”弘历轻声说道。

贺四忙从腰带抽出泛黄的试骑记录,羊皮纸上还沾着新鲜木屑:“回皇上,前几日在永定门试骑,车轮碾过碎石子时,藤条辐条稍有变形,在车架龙腹处的五层白蜡木叠压结构……”

一秒记住新域名 https://www.xsce.net
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